第707章.707戶籍革新
關燈
小
中
大
第707章.707 戶籍革新
時間很快便到了崇禎二十一年年底,張明偉會同內部七部以及司禮監,還包括下轄很多衙門一直在忙碌,終於趕在了過年前幾天搞定了事情,報崇禎皇帝禦批,頒布天下。
之所以這個事情要如此之久,是因為這個事情並不只是修訂禮制而已,而是禮制關系到戶籍,又要和當下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關聯,總之,這一系列的事情都理順之後才能開始做事。
最終,原本只是修訂禮制,最終卻和戶籍革新一起頒行天下了。
大明的戶籍,主要體現是戶帖,上面登記戶種(民戶、匠戶等)、原籍貫、現籍貫、居住地、各口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與戶主關系等,相當完備。
後來又在戶帖的基礎上建立黃冊,除記錄戶帖項目外,並列徭役稅糧科則。黃冊十年更新一次,十年內的變動也需要記錄在案,用以調整賦役。地籍則另有魚鱗冊,與黃冊並行。
就大明朝來說,戶籍最為有名的是士農工商,這四個是屬於良戶,其中還有一些細分的,包括軍戶,同樣也是屬於良戶的。但是,還有其他戶籍,便是賤籍了。
有因為親屬犯罪逃跑而被發配的人叫驛戶,還有被迫遷徙從事營造的人叫營戶,犯罪的親屬被發配為專門從事藝術和色情服務的人員叫樂戶。
除此之外,在民間從事某些職業的人也被視為賤民,被叫做墮戶,包括從事優伶、娼妓、乞丐、剃頭、擡轎、鼓吹等職業的人。
另外還有疍戶、丐戶等,疍戶是不允許登陸的,常年住在船上,以捕魚為生。丐戶很好理解,只能乞討為生的那種,比如“武狀元蘇乞兒”。
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,大戶人家的佃仆、縣衙門的衙役皂隸,也都屬於賤民。
以上賤民中數量最大的,地位最低的就是奴婢。
這些,基本上是每個朝代都有,明朝也不例外。
在大明建國之初,明太祖就把原先元朝的貴族,以及投降元朝的漢人官員,再有陳友諒、張士誠、方國珍手下的部將,全部貶為墮民。
還有明成祖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後,把仍然擁護建文帝的官員妻女,貶為樂戶,充當官妓等。
賤籍世代相傳,並且男性賤民不能讀書參加科舉,女性不能穿顏色艷麗的衣服,不能走路的中間,不能與“良民”通婚等。可以說,在衣食住行上面全都有嚴格的特殊要求。
因此,在修改禮制的時候,自然有涉及賤籍禮制這一塊。參與其中的張明偉,便對賤籍提出了異議,強力推動了這次的戶籍革新。
雖然後世的大部分人肯定不認可這種戶籍,至少在華夏大地上是,鄰邦有種姓制度,那是他們的事情,管不著。
不過在這個時代,他們對於這種賤籍也都是習以為常的。
張明偉要說服他們,必須要拿出足夠的理由,說什麽人人平等,那不可能,用強權去強制執行,民間官府都會有異議。
要知道,普通民眾對上賤籍,那也是有優越感的。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賤籍的人見到平頭老百姓,那都是要禮讓,還不能作揖等等。
因此,在張明偉提出對賤籍的異議之後,這個事情最終上升到了禦前會議上。
就聽張明偉對崇禎皇帝正色說道:“陛下,此等賤籍,我認為已經不合時宜,須得革除,但是,賤人卻是還有必要有的。”
“此話怎講?”崇禎皇帝聽到新奇觀點,總是非常感興趣,當即問道。
堵胤錫、左懋第等人之前沒聽到興國公說這個,便也看著張明偉,認真地聽。
“一旦入了賤籍,要再想脫離賤籍,便是千難萬難,很可能子子孫孫皆為賤民。”張明偉侃侃而談道,“我認為,此等世襲,和功勳世襲一樣,都是有害於江山社稷之穩定。功勳世襲,自不必說,陛下已經明白。這賤籍世襲之下,那賤籍之人,會對大明朝感恩戴德麽?”
張明偉自己就是堅決辭去世襲爵位,以身作則,也是如此,讓崇禎皇帝明白了世襲制的危害。為此,他可以封爵,卻再也沒有封出世襲爵位。
此時,張明偉問出問題之後,不等別人回答,他就自己回答道:“顯而易見,他們巴不得把他們定為賤籍的王朝滅亡。那麽問題就來了,為什麽朝廷一定要把這些百姓推到朝廷的對立面去呢?世襲之下,屬於賤籍的百姓,隨著時間的流逝,是不是會越來越多,這數目之大,是不是終於有一天會動搖王朝的穩定?”
“……”聽到這話,崇禎皇帝頓時楞住了。
其實吧,這種事情,開國皇帝或者前面朝代的皇帝都不會去想的。
因為第一個,開國時候,武力最為強大,不可能怕賤民造反。
第二個,開國時候,或者說王朝前期的時候,賤民數量也不可能太多,就如同那些勳貴和皇室宗親一樣。
可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特別是像大明這樣立國將近三百年,世襲之下的人口數量,絕對就是驚人的了。
比如皇室宗親,等到了嘉靖以後,俸祿壓根就發不出來,因為人口實在太多,只能想著法子去削減,不給上戶口,不承認皇室宗親身份等等。
和這個類似,賤籍的數量,到了明末時候,自然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。
對於皇室宗親的數量之多,崇禎皇帝心中當然非常清楚,曾迫使朝廷幾次做出了革新;有了這個對比,崇禎皇帝第一次對於賤籍的人口有了認知,心中便是大吃一驚。
如果說其他事情,崇禎皇帝可能還會無所謂或者不在意,但是對於社稷江山的穩固,他當然是最在意了。
張明偉不管他們怎麽想,還在那繼續說道:“因此,我認為這個賤籍不能有,不能搞世襲。就算不危言聳聽,以功勳世襲為例,要想承襲世職,必須要朝廷認可,或者通過考核。那為什麽賤籍的後代,如果他們符合良民的要求,就不可以給他們良民身份麽?”
大明有很多武官都是世襲的,包括著名的戚繼光,其實也是世襲武官身份。不過世襲官職有一個前提,就是必須通過朝廷的考核。
當然了,到了大明後期,這個考核,更多的是給錢,賄賂考官而已。
“祖上有罪貶為賤籍,為什麽子孫後代就必須是賤籍?難道說祖上是壞的,子孫就一定是壞的麽?”張明偉說到這裏,有點激動了,聲音提高了很多,又道,“為天下之憂而憂的範文正公,他的子孫後代中有一個叫範文程的,不就是幫建虜,助紂為虐禍害我們大明百姓。祖宗和子孫,可有因果關系?”
雖然家教確實是有關系的,但是,要說祖上和子孫肯定都一樣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在座的這些人,都是科舉出身,難道他們祖上也都能通過科舉考試?
一時之間,面對張明偉的這連續地舉例質問,沒有人開口反駁。
“還有,有的人只是生活所迫,就從事某一個行業,就要編入賤籍,這是何等偏見?”張明偉還在那侃侃而談,“遠得不說,就算如今醫院內的接生醫師,她們幹得就是穩婆的活,為什麽穩婆是賤籍呢?好的穩婆,母子平安,多好的事情,對於這樣的穩婆,該是感恩戴德才對吧?”
“還有,軍中的文藝兵,是不是也要歸為樂戶?難道要屬於賤籍?”張明偉的聲音很大,也很堅定地說道,“可大明在短短幾年內平定天下之亂,文藝兵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鼓舞了軍中士氣,引導著社會風氣向上。如此功勳,又豈能歸之為賤籍?”
“還有,衙門中的衙役官差,以賤籍任之,難道他們就會恪盡職守,維持社會穩定了?他們憑什麽要努力維持社會穩定?還有……”
一口氣說了很多,最終張明偉便下結論道:“為此,我以為,認定某一個行當為賤籍的,也是沒道理的事情。”
議事的文華殿內,非常地安靜,所有的人都在想著興國公的話。
有些事情,一直以來,就覺得理所當然。可是,一旦開始深究起來,就有很多事情上,道理其實是說不過去的。
特別是在這個時期,經歷過了天下大亂,末日之相後,大明又在科技的帶動下蓬勃發展,甚至可以說,很多事情都是靠著手藝人在推動社會建設。
崇禎皇帝也好,堵胤錫等大明高級官員也罷,經歷過如此種種,他們的感受自然是更為深刻。仔細想著張明偉例舉出來的種種事情,不由得都是有點驚詫。他們不得不承認,好些事情都被忽略了。
事實上,在張明偉提醒之後,這些大明高級官員也未必不會去想,如果他們或者他們的子孫後代做了錯事被打入了賤籍,那是不是後世子孫也都要是賤籍了?
看到他們若有所思的神態,張明偉便懇切地對崇禎皇帝說道“要想讓大明長治久安,必然是要消除盡可能多的隱患。其中一點,對朝廷不滿的人越少,國家自然就越穩定。因此,我建議陛下廢除賤籍,恩澤所有百姓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時間很快便到了崇禎二十一年年底,張明偉會同內部七部以及司禮監,還包括下轄很多衙門一直在忙碌,終於趕在了過年前幾天搞定了事情,報崇禎皇帝禦批,頒布天下。
之所以這個事情要如此之久,是因為這個事情並不只是修訂禮制而已,而是禮制關系到戶籍,又要和當下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關聯,總之,這一系列的事情都理順之後才能開始做事。
最終,原本只是修訂禮制,最終卻和戶籍革新一起頒行天下了。
大明的戶籍,主要體現是戶帖,上面登記戶種(民戶、匠戶等)、原籍貫、現籍貫、居住地、各口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與戶主關系等,相當完備。
後來又在戶帖的基礎上建立黃冊,除記錄戶帖項目外,並列徭役稅糧科則。黃冊十年更新一次,十年內的變動也需要記錄在案,用以調整賦役。地籍則另有魚鱗冊,與黃冊並行。
就大明朝來說,戶籍最為有名的是士農工商,這四個是屬於良戶,其中還有一些細分的,包括軍戶,同樣也是屬於良戶的。但是,還有其他戶籍,便是賤籍了。
有因為親屬犯罪逃跑而被發配的人叫驛戶,還有被迫遷徙從事營造的人叫營戶,犯罪的親屬被發配為專門從事藝術和色情服務的人員叫樂戶。
除此之外,在民間從事某些職業的人也被視為賤民,被叫做墮戶,包括從事優伶、娼妓、乞丐、剃頭、擡轎、鼓吹等職業的人。
另外還有疍戶、丐戶等,疍戶是不允許登陸的,常年住在船上,以捕魚為生。丐戶很好理解,只能乞討為生的那種,比如“武狀元蘇乞兒”。
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,大戶人家的佃仆、縣衙門的衙役皂隸,也都屬於賤民。
以上賤民中數量最大的,地位最低的就是奴婢。
這些,基本上是每個朝代都有,明朝也不例外。
在大明建國之初,明太祖就把原先元朝的貴族,以及投降元朝的漢人官員,再有陳友諒、張士誠、方國珍手下的部將,全部貶為墮民。
還有明成祖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後,把仍然擁護建文帝的官員妻女,貶為樂戶,充當官妓等。
賤籍世代相傳,並且男性賤民不能讀書參加科舉,女性不能穿顏色艷麗的衣服,不能走路的中間,不能與“良民”通婚等。可以說,在衣食住行上面全都有嚴格的特殊要求。
因此,在修改禮制的時候,自然有涉及賤籍禮制這一塊。參與其中的張明偉,便對賤籍提出了異議,強力推動了這次的戶籍革新。
雖然後世的大部分人肯定不認可這種戶籍,至少在華夏大地上是,鄰邦有種姓制度,那是他們的事情,管不著。
不過在這個時代,他們對於這種賤籍也都是習以為常的。
張明偉要說服他們,必須要拿出足夠的理由,說什麽人人平等,那不可能,用強權去強制執行,民間官府都會有異議。
要知道,普通民眾對上賤籍,那也是有優越感的。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賤籍的人見到平頭老百姓,那都是要禮讓,還不能作揖等等。
因此,在張明偉提出對賤籍的異議之後,這個事情最終上升到了禦前會議上。
就聽張明偉對崇禎皇帝正色說道:“陛下,此等賤籍,我認為已經不合時宜,須得革除,但是,賤人卻是還有必要有的。”
“此話怎講?”崇禎皇帝聽到新奇觀點,總是非常感興趣,當即問道。
堵胤錫、左懋第等人之前沒聽到興國公說這個,便也看著張明偉,認真地聽。
“一旦入了賤籍,要再想脫離賤籍,便是千難萬難,很可能子子孫孫皆為賤民。”張明偉侃侃而談道,“我認為,此等世襲,和功勳世襲一樣,都是有害於江山社稷之穩定。功勳世襲,自不必說,陛下已經明白。這賤籍世襲之下,那賤籍之人,會對大明朝感恩戴德麽?”
張明偉自己就是堅決辭去世襲爵位,以身作則,也是如此,讓崇禎皇帝明白了世襲制的危害。為此,他可以封爵,卻再也沒有封出世襲爵位。
此時,張明偉問出問題之後,不等別人回答,他就自己回答道:“顯而易見,他們巴不得把他們定為賤籍的王朝滅亡。那麽問題就來了,為什麽朝廷一定要把這些百姓推到朝廷的對立面去呢?世襲之下,屬於賤籍的百姓,隨著時間的流逝,是不是會越來越多,這數目之大,是不是終於有一天會動搖王朝的穩定?”
“……”聽到這話,崇禎皇帝頓時楞住了。
其實吧,這種事情,開國皇帝或者前面朝代的皇帝都不會去想的。
因為第一個,開國時候,武力最為強大,不可能怕賤民造反。
第二個,開國時候,或者說王朝前期的時候,賤民數量也不可能太多,就如同那些勳貴和皇室宗親一樣。
可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特別是像大明這樣立國將近三百年,世襲之下的人口數量,絕對就是驚人的了。
比如皇室宗親,等到了嘉靖以後,俸祿壓根就發不出來,因為人口實在太多,只能想著法子去削減,不給上戶口,不承認皇室宗親身份等等。
和這個類似,賤籍的數量,到了明末時候,自然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。
對於皇室宗親的數量之多,崇禎皇帝心中當然非常清楚,曾迫使朝廷幾次做出了革新;有了這個對比,崇禎皇帝第一次對於賤籍的人口有了認知,心中便是大吃一驚。
如果說其他事情,崇禎皇帝可能還會無所謂或者不在意,但是對於社稷江山的穩固,他當然是最在意了。
張明偉不管他們怎麽想,還在那繼續說道:“因此,我認為這個賤籍不能有,不能搞世襲。就算不危言聳聽,以功勳世襲為例,要想承襲世職,必須要朝廷認可,或者通過考核。那為什麽賤籍的後代,如果他們符合良民的要求,就不可以給他們良民身份麽?”
大明有很多武官都是世襲的,包括著名的戚繼光,其實也是世襲武官身份。不過世襲官職有一個前提,就是必須通過朝廷的考核。
當然了,到了大明後期,這個考核,更多的是給錢,賄賂考官而已。
“祖上有罪貶為賤籍,為什麽子孫後代就必須是賤籍?難道說祖上是壞的,子孫就一定是壞的麽?”張明偉說到這裏,有點激動了,聲音提高了很多,又道,“為天下之憂而憂的範文正公,他的子孫後代中有一個叫範文程的,不就是幫建虜,助紂為虐禍害我們大明百姓。祖宗和子孫,可有因果關系?”
雖然家教確實是有關系的,但是,要說祖上和子孫肯定都一樣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在座的這些人,都是科舉出身,難道他們祖上也都能通過科舉考試?
一時之間,面對張明偉的這連續地舉例質問,沒有人開口反駁。
“還有,有的人只是生活所迫,就從事某一個行業,就要編入賤籍,這是何等偏見?”張明偉還在那侃侃而談,“遠得不說,就算如今醫院內的接生醫師,她們幹得就是穩婆的活,為什麽穩婆是賤籍呢?好的穩婆,母子平安,多好的事情,對於這樣的穩婆,該是感恩戴德才對吧?”
“還有,軍中的文藝兵,是不是也要歸為樂戶?難道要屬於賤籍?”張明偉的聲音很大,也很堅定地說道,“可大明在短短幾年內平定天下之亂,文藝兵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鼓舞了軍中士氣,引導著社會風氣向上。如此功勳,又豈能歸之為賤籍?”
“還有,衙門中的衙役官差,以賤籍任之,難道他們就會恪盡職守,維持社會穩定了?他們憑什麽要努力維持社會穩定?還有……”
一口氣說了很多,最終張明偉便下結論道:“為此,我以為,認定某一個行當為賤籍的,也是沒道理的事情。”
議事的文華殿內,非常地安靜,所有的人都在想著興國公的話。
有些事情,一直以來,就覺得理所當然。可是,一旦開始深究起來,就有很多事情上,道理其實是說不過去的。
特別是在這個時期,經歷過了天下大亂,末日之相後,大明又在科技的帶動下蓬勃發展,甚至可以說,很多事情都是靠著手藝人在推動社會建設。
崇禎皇帝也好,堵胤錫等大明高級官員也罷,經歷過如此種種,他們的感受自然是更為深刻。仔細想著張明偉例舉出來的種種事情,不由得都是有點驚詫。他們不得不承認,好些事情都被忽略了。
事實上,在張明偉提醒之後,這些大明高級官員也未必不會去想,如果他們或者他們的子孫後代做了錯事被打入了賤籍,那是不是後世子孫也都要是賤籍了?
看到他們若有所思的神態,張明偉便懇切地對崇禎皇帝說道“要想讓大明長治久安,必然是要消除盡可能多的隱患。其中一點,對朝廷不滿的人越少,國家自然就越穩定。因此,我建議陛下廢除賤籍,恩澤所有百姓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